肖慶慶/辦公室
“我在機修領域的技術是在京九絲綢學習的,而我人生的底色是從蘭恒亮師傅那學來的。”聶虎覺得,公司和師傅對他而言都有著非凡的意義。在機組演奏的“樂章”聲中,聶虎每天與織機設備為伴,在平凡崗位上書寫燦爛人生。從和他的談話中,分明能感受到,已過而立之年的人生答卷上少了一些困惑、多了一些從容,更增添了一道獨特的色彩。他將冰冷的機械設備當做“孩子”來細致呵護,將枯燥的維修工作當做“愛人”來全心傾注,十多年來他一直奮戰(zhàn)在維修工作的一線,只因癡心不改的“工匠”情懷。

自2008年進入安徽京九絲綢股份公司工作以來,聶虎從一名普通的機修工,一步步成長為車間技術骨干,今年更是榮獲公司多年空缺的“特級技師”榮譽稱號。他十幾年如一日,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,工作態(tài)度積極,干活從不挑肥揀瘦,他認真鉆研業(yè)務,不怕苦累,維修技術全面,為車間機臺正常運轉保駕護航。
“只要上班,我都呆在這里。我會跟著蘭恒亮師傅查看車間的織機是否正常運轉,傾聽當班擋車工對織機運行狀態(tài)的反饋,保養(yǎng)擦拭機臺,認真做好維修記錄等!睆脑绲酵怼榜v扎”車間,是聶虎的日常。提及生活時,他想了想,笑言:“坦白說,生活的畫面不是很多!倍嗄陙恚櫥⒌拇蟛糠謺r間都花在了一個地方——保養(yǎng)維修好劍桿和提花織機。
去年夏天,公司生產的提花綢緞銷售量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為了滿足客戶需求,劍桿二車間決定增加兩臺提花機進行生產。由于,這兩臺閑置的提花機很長時間沒有使用,部分零件損壞,急需進行維修調試。在蘭恒亮師傅的帶領下,聶虎重新更換損壞部分的零配件并反復檢查,讓更換的配件參數(shù)與機臺協(xié)調一致。后來蘭恒亮師傅因病住院,聶虎更是擔起了檢修保養(yǎng)提花織機的重任。因為提花織機結構復雜,機器正常開織,需要每一個零件良好運轉,如果綜絲不能正常起降,就會造成綢緞紋路錯位,嚴重影響產品質量。一般單根綜絲出問題,容易排查和修復,但是碰到綜絲大面積出問題就十分棘手。有一次,聶虎遇到了這個情況,他首先更換電磁閥和鉤針,但是無濟于事,他又按照工藝要求調整拉刀參數(shù)還是不行,經(jīng)過多種嘗試,機器始終不能運轉,最后他只能打電話請教正在住院的蘭恒亮師傅,在他的指導下,聶虎對機器進行進一步檢查,在配電柜里發(fā)現(xiàn)了故障電子板,經(jīng)過維修更換,最終讓織機運轉起來。大半天的維修檢查工作,已讓他累得滿頭大汗,他顧不得休息,拿起手機拍攝電路板的圖片,并仔細標注本次維修的元器件,記錄更換時間、數(shù)量、名稱等信息,以便下次遇到此類問題時方便查閱。

常年的工作,讓聶虎一直保持著這種習慣。他說,機器維修是一個慢慢積累、逐漸提升的過程,比如最早接觸有梭織機時,打緯棒控制梭子來回擺動,如何保證機械運動時不飛梭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;進入無梭織機時代,劍桿織機自動化程度高,能高效生產,公司剛引進劍桿織機時,如何裝車、調節(jié)綜框高度、調試側導軌等,是每日的必修科目,從安裝、調試到運行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他都極其用心地記著筆記,下班后仍仔細地琢磨,很快摸到了一些眉目;隨著生產工藝的不斷提升,在處理提花織機的故障時,又需要涉獵電路控制等方面的知識。“我感覺自己是隨著公司的發(fā)展不斷提升的。十多年了,從機械到電路,從零件更換到系統(tǒng)保養(yǎng),我遇到什么問題就留心記錄下來,有時候我沒修好,別人修好了,我總是會虛心請教,直到自己也弄懂為止!甭櫥⒄f,隨著工作經(jīng)驗的積累,現(xiàn)在一塊電路板中的元器件究竟控制哪個部分,他一看便知。
俗話說:“一份耕耘,一份收獲!甭櫥⒂梢幻胀C修工逐步成長為技術骨干的歷程,生動地印證了這句話的內涵。為了盡快適應工作需要,聶虎虛心請教前輩,一有空閑時間他就在車間里摸索各種電器設備的操作方法,以及問題設備的維修方法。在很短的時間里,他就成為了技術骨干,連老前輩們都為他豎起大拇指。
隨著車間生產的新品種越來越多,各品種的工藝也越來越復雜,面對新形勢的需求,他主動進行理論學習,很快地充實了個人專業(yè)技能。他還結合企業(yè)的生產實際,緊扣降低消耗、提升效率、提高產質量等目標,勤動手動腦,不斷進行小改小革,積極為生產做貢獻。
在平時的工作中,聶虎發(fā)現(xiàn)劍桿織機使用的絞邊張力裝置頻繁發(fā)生故障,他發(fā)現(xiàn)由于車速較快,工作時因絞邊張力不良容易相互絞拌造成綢面糙塊,嚴重影響綢緞的質量。通過研究摸索,聶虎使用壓簧式張力代替軸承等部件控制絞邊張力,既降低了故障發(fā)生率又節(jié)省了零部件更換成本,目前該新裝置已應用于車間內多臺織機。聶虎把平時的維修工作視為提高技能的學習平臺,每遇到一個技術難題,就會反復鉆研、認真思考。他還嘗試多渠道、多角度的技術解決方案,使技能技術水平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。把工作做到極致,這不正是一個“工匠”孜孜不倦的追求嗎!聶虎說:“非常榮幸能跟著工匠之星和勞動模范蘭恒亮師傅學習,我不僅要學習維修技術,更要學習蘭師傅敬業(yè)愛崗、刻苦鉆研的工匠精神,作為公司機修團隊的一名成員,我會嚴以律己,兢兢業(yè)業(yè),任勞任怨,以高度的工作責任心積極完成各項生產任務,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!
十多年來,在劍桿車間,哪里有故障,哪里就會出現(xiàn)聶虎的身影。每當遇到高難品種新上機之時,總少不了他在機修團隊中帶頭攻關,并熱心幫帶新人。在公司的車間生產中,許多勇于奉獻、甘于吃苦、不計名利的員工努力奮斗者,他們在企業(yè)的生產制造中發(fā)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,聶虎只是其中的一位。十多年來,他用創(chuàng)造性的實踐和豐富的智慧譜寫著新時期勞動者之歌,希望聶虎一如既往地沿著“特級技師”之路,扎根一線,不斷地向著新的目標邁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