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曉煒\編輯室
稻盛和夫,日本著名實業(yè)家、經(jīng)營之圣、人生之師,27歲創(chuàng)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,52歲創(chuàng)辦第二電電KDDI, 這兩家公司均為世界500強企業(yè)。2010年他執(zhí)掌日航,令瀕臨破產(chǎn)的日航公司迅速扭虧為盈。
作者在書中回顧了自己的創(chuàng)業(yè)歷程,還描寫了自己青春的苦難與早期的挫折,以及成長過程中從不放棄的“堅守底線”的信念。讀后令人如飲甘飴,回味無窮。
作者經(jīng)營企業(yè)的理念是:把父母和老師兒童時代的教導作為經(jīng)營的方針和判斷的基準——不許說謊,不要給別人添亂,要為人正直,不可貪心,不能只考慮自己等等。稻盛先生用他的成長經(jīng)歷和事業(yè)發(fā)展軌跡告訴我們:領導者不是天生的,而是磨礪出來的。本書中有這么兩句話,一味地怨恨社會的不公,老是抱著這種心態(tài),自己的人生不會順暢;回頭細思,當時的苦難和困境,正是上蒼賜予的最大幸運。
他還提出“境由心生”,心中沒有想過的事情不會在自己的人生中出現(xiàn),以此來說明理想的重要性。還要持續(xù)不懈地努力,不知疲倦地反復鉆研、琢磨、創(chuàng)新,就可能達到稱為名人高手的境界。最后他還專門向剛踏入職場的青年提出了自己的建議:“不要自以為是,而是努力去喜歡自己在命運中碰巧遇上的工作,并竭盡全力地把它做好,這才是人生正確的答案。”
稻盛和夫先生在書中談起企業(yè)經(jīng)營時說到,公司的意義在于保障員工的生活,追求全體員工物、心兩方面的幸福,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(fā)展作出貢獻。這其實也是公司基業(yè)長青,賴以生存的基礎。
書中還提到有關成功的話題,成功,沒有捷徑。除了極個別的幸運兒,否則,只有靠老實做事、認真積累,甚至要像稻盛和夫先生主張的那樣,拼了命去做,用跑百米的速度堅持跑馬拉松,追求完美而不是最佳,直至感動神,努力到連命都可以搭進去的程度,想不成功似乎都不大可能。天道是公平的,天道酬勤,不勞無獲。不管做什么,只要能竭盡全力,抱定目標,誓死達成,用這種堅決的態(tài)度去持續(xù)努力,沒有做不到的。如果因為過勞死而倒在成功的路上,至少也是以最接近成功的姿態(tài)死去。人命天定,如果怕過勞死就不拼命干的人,也完全可能死在浴缸里、舞廳中、沙發(fā)上,這和拼命干活沒有必然聯(lián)系,只能說個人的命數(shù)不同。
如果追求成功,只是為了擁有更多的錢財,自己過上好生活,可能也會出于強烈的欲望而努力一段時間,甚至豁出去拼命一段時間,但是這種急沖鋒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礎上的,缺乏續(xù)航力。當?shù)玫搅藗人追求的名利后,往往就容易懈怠下來,開始耽于逸樂;蛘撸驗檫t遲得不到想要的成功,就放棄努力,萬丈豪情一瀉千里。從事利益大眾的事業(yè)才能為奮斗提供更持久的推動力。當一項事業(yè)是利益眾生的,比如生產(chǎn)安全環(huán)保實用的產(chǎn)品,種植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蔬菜,治理污染,普及道德倫理教育等,這些符合正道正義的事業(yè),它的成功符合千萬民眾的利益,不是僅僅為追求個人的名利,所以責任重大,當人的責任心和利他心調(diào)動起來,才更能說服自己打起精神好好干。
大格局者才有大心量,才有大成就。成功需要助緣,處處與人為敵只會讓自己活得很累。市場很大,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那杯羹。錢是賺不完的,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,與人方便自己方便。成功其實就看你有多想。不能成功,是因為不想成功,害怕成功,不相信能成功。成功基本人人都能做到,只是很多人是嘴上說說而已,吃不起那個苦,覺得日子過得去就可以,所以也就變成沒有成功那個命了。成功顯然不是為得過且過的人準備的。
最后我用稻盛先生的一句話結束我的讀后感:“人生真正的目的在于培育一顆充滿慈悲的善良的美好的心靈,即使微不足道,也要為社會為世人盡力,磨練自己的靈魂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