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速、轉彎、進站、剎停,北京時間14日16時43分(漢堡時間9月14日10時43分),簇新中國紅機車車頭,牽引著41節(jié)裹著亞洲雄風的海洋藍集裝箱,如同一條蜿蜒的長龍,挺進漢堡比爾維爾德貨運站。完成鄭歐班列全程10214公里最后一班的班列司機Ricardo Bubolz,接過大河報記者送上的鮮花說:“感謝中國記者陪我們一路接棒!
7月18日,鄭歐班列首班從鄭州出發(fā),8月2日抵達漢堡。中歐班列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,再次搖響了中歐貿(mào)易的駝鈴。循著這鈴聲而來的,是客商的蜂擁而至、貨物的快速匯集、貿(mào)易的驟然火爆,集聚效應陡然顯現(xiàn)。
8月28日,鄭歐班列第二班按時發(fā)車。41個集裝箱內(nèi),不僅裝載著“河南制造”,而且還搭載著來自山東、福建、浙江和廣東等地的高檔服裝、汽車配件、電子用品、模具、高檔皮革制品等7類產(chǎn)品。班列沿絲綢之路和亞歐大陸橋一路向西,從我國的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,經(jīng)哈薩克斯坦、俄羅斯、白俄羅斯、波蘭,最后抵達德國漢堡。18天時間,跨越亞歐兩大洲,行程10214公里。途中,兩次轉關和換軌,13次更換機車車頭和司機。
星期六的漢堡比爾維爾德貨運站,本是雷打不動的休息日。德國第一大港口和物流重鎮(zhèn)再次迎來“東方快車”,車站和鄭歐班列的境外運營商德國DB信可公司特地安排一組工人加班。車站副經(jīng)理Fanter指著“中國海關”的鉛封說,周末兩天做完清關手續(xù),最快兩天內(nèi),歐洲顧客就能收到新鮮的中國國貨。
記者從貨物分撥表上看到,41箱貨物將被配送到德國、羅馬尼亞、捷克、波蘭、挪威、比利時、西班牙、荷蘭等8個國家。從漢堡出發(fā),鄭歐大列的觸角將在歐羅巴大地上延伸。
德國DB信可新聞發(fā)言人Gerd Felser說,首班班列被德國媒體稱為“拉動世界經(jīng)濟的火車頭”,而第二班到站,標志著從亞洲腹地交通中樞鄭州到歐洲重港漢堡的班列進入常態(tài)化運行,絲綢之路經(jīng)濟帶上,或將找到經(jīng)濟、時間成本的新平衡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