蠶桑辦/孟憲麗
我對徐景順主任的印象一直都非常好,從我們一起收繭開始。那時候我們一起去阜南收繭,大家面臨的壓力都很大,在外面收繭跟蠶農吵得面紅耳赤,還要努力控制情緒把握分寸,蠶繭拉回來以后要接受領導的審查,也許領導只是隨口感嘆一句:這蠶繭那么差。也許只是想把你叫過去看看有幾筐里面夾雜了下繭,讓你下次收繭時注意,但在收繭員的心里,是多么巨大的壓力和鞭策。在這種情況下,徐主任都能面不改色,起碼表面上可以假裝風平浪靜,我差點都以為對他來說,去哪兒收繭,收不收繭,壓力都沒所謂的。
后來徐主任調到工廠化養(yǎng)蠶實驗室工作,我們依然是同事,而且終于都屬于蠶桑體系了,在一起工作的時間更多,彼此了解的就更多。徐主任是那種寶藏型老男孩,鶴發(fā)童顏的外表下,總是藏著意想不到的技能。電氣會修、機械會修、木工也會做,管道什么的他也拿手。請看重點:不僅僅是會修會做,主要是他懂得內在,比如溫濕系統(tǒng)、加濕器、電路的工作原理等。貌似只要你敢說,他都敢會。
往往,有才能的人多少都有點怪脾氣,但徐主任的脾氣卻是很好,有耐心又熱情。每次我在催青室遇到加濕器故障需要維修時,就給他打電話,他每次都答應的非常爽快,如果蠶室不很忙,就趕緊去催青室?guī)兔,如果暫時走不開,就等下班了也要過去幫忙解決。他不會說“你看看都幾點了,馬上就下班了,我哪有時間給你修加濕器,等明天再說吧!”也不會說“又有什么事啊?我正忙著呢,你找別人去看看能不能修吧!备粫г埂懊刻烀Σ煌甑氖聝,煩死了!彼偸菢泛呛堑,朝氣蓬勃,每天都在忙不停。
徐主任的大才在于,他熱愛鉆研和創(chuàng)造,養(yǎng)蠶實驗室里的那么多器械,都是在他手里一點一點地改進和完善的。他忙個不停的工作里,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研究和改進設備,那些你沒見過,甚至聽都沒聽說過的器械,被他改進得越來越好用。舉個例子:我們需要一個小篩子篩蠶藥,一時之間不知道哪兒有賣的。徐主任說:“我來做一個!庇谑,他從垃圾場找來一塊廢棄的細紗網,從雜物間找了兩根沒用的木條,切割成美觀又實用的材料,很快釘好了一個小木篩,他又找來拋光機,把木條的邊角打磨平滑,一個結實又美觀的小木篩就做好了。他做一樣東西,首先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,其次是不僅能用,還要自己滿意才行,以此類推,事事如此。
前幾天,又一批蠶寶寶要開始養(yǎng)了,我們在一起商定時間,說如果機器不出現問題,半天就忙完了。提到機器故障徐主任就開始忐忑了,每次機器在使用之前都是試了又試,明明都已經運轉得順順當當的了,到用的時候還是會莫名其妙地冒出來這樣那樣的故障。他說:“我想著肯定會沒問題,但它總是出現問題,我現在都沒自信了!蔽姨芾斫馑丝痰男那榱,就像蠶種催青,可能技術比徐主任那個要單純的多,但總也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導致蠶種孵化不齊,我也是一邊對這次的發(fā)育進度信心滿滿,一邊又惴惴不安地擔心著別再出什么岔子,總是不能徹底心安。
后來,設備在使用時還是出現了小故障,徐主任默不作聲地更換給料頭、修理機器,我能想象的出,他那時的心情該是多復雜多難受啊。
在養(yǎng)蠶實驗工作的推進過程中,除汪曉飛副總經理,徐主任應該是最辛苦的人了,無數次無償加班,夜以繼日、任勞任怨,有時候來上班天還沒亮,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,卻從不抱怨。從不抱怨,這一點是多么難能可貴。
可能,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做不出驚天動地的大事,但卻有那么一批平凡又相當優(yōu)秀的人,他們有著發(fā)自肺腑的巨大責任心,這讓他們在普通的工作中變得與眾不同,讓他們經手的每一件事都能善始善終,于是他們被寄予厚望,被委以重任,他們也背著壓力和希望,努力前行。徐景順同志,就是這樣的人,是我前行的標桿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