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曉飛/經理助理
很多年前,我就想去北京看看。對于國人來說,那是一個神圣而又神秘的地方,對于一名黨員來說,那是信仰的歸屬地。11月16日,帶著期待的心情,我隨公司組織的優(yōu)秀黨員們一起游了北京,第一次去北京,有了一些感受。
從北京回來后,家人和朋友問我北京怎么樣,我真的不知如何回答。從走出北京站到再進北京站只有兩天的時間,對北京的印象談不上有多深刻。準確地說,我們只是走馬觀花似的參觀了天安門廣場、人民英雄紀念碑、毛主席紀念堂、國家博物館、故宮博物院、北京展覽館、香山革命紀念館等景點。由于時間的關系,圓明園、長城等著名的景點我們沒有去,我最向往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也沒有去,就連登上天安門城樓(感受當年的歷史畫面)和現(xiàn)場感受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,我們都沒能如愿,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。
北京火車站并非歷史的產物,但是在設計上融入了古代建筑的元素,處處體現(xiàn)了歷史文化厚重的特色。它是歷史與現(xiàn)代文化的結合,讓我一下火車就能感受到皇土的氣息(心理作用)。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和管理的不斷完善,每到一個景點都要掃各種二維碼,一張身份證就是通行證,真有一種手機在手,走遍天下都不迷路的感覺。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充電,更新掌握的知識,才能保證在快速發(fā)展的新時代不掉隊。
以前,在去一個地方參觀之前,我都要做一些功課,就像喝咖啡之前,要知道咖啡是苦的一樣,好有心理準備。這次優(yōu)秀黨員去北京,是公司突然的決定,來去匆忙,我沒來得及做功課,一些粗略的印象也是來自于平時無意識的積累。故宮博物院是我以前非常想去的地方,因為我想感受它的宏偉、神秘和帝王氣息,但是這次去過之后,沒有那種感覺了,可能是對那段歷史了解不深的緣故。大家從午門進,神武門出,走了個中軸線,只用了1個小時的時間,明清兩朝就這樣走了一遍。說實話,我這些年比較關心,并且想更進一步深入學習感悟的是中國的近現(xiàn)代歷史。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事業(yè)的成長,我越來越覺得今天的生活不容易,做好一件事不容易,我們要珍惜現(xiàn)在的生活,要懂得感恩。國家博物館的文物回歸展,讓我們明白國家曾經的衰落和懦弱,侵略者肆無忌憚的欺凌和羞辱,隨意踐踏我們的土地、搶我們的東西。今天,國家強大了,我們有能力拿回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。在參觀的時候,有人說展出的文物有些是模型和仿品,我堅定地說肯定是真品,這是國家博物館,不會是假的。為了證明我是對的,還特意問了展館的工作人員,得到的答案確實有些不是真品,鬧了一個笑話。北京展覽館70年成就展,是新中國一日千里發(fā)展的最好呈現(xiàn),過去的艱辛,今天的不易,明天的輝煌,凝聚成心中無限的期待與自豪。
此行最受感動的是毛主席紀念堂,最受關注的是香山革命紀念館。起初大家意見不統(tǒng)一,毛主席紀念堂差一點沒去成,最后還是去了,我有幸瞻仰了偉大領袖的遺容。快要到領袖身邊時,眼睛有點酸酸的,有深深的感動、有無限的感激、還有深深的悲傷。上學的時候,歷史學的不好,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隨著認識的提高,我感覺到幸福生活真的來之不易。毛主席是何等偉大,他為了國家的新生、人民的幸福,付出了畢生的心血。帶著人生的思考,我愛上了近現(xiàn)代歷史知識,一有機會就給自己補課,也是對偉人的追思,更是不斷地凈化自己的心靈。在排隊進入紀念堂的時候,葉曉燕說,她以前來看到很多年齡大點的人真的哭了。聽她這么說的時候,我還沒有多少感覺,但當我走過偉人身旁的時候,才明白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。那是感恩之情,那是不舍之心,或許親身走過那個年代的人更能感受到那種情感。領袖他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。香山革命紀念館,展出的是三大戰(zhàn)役后,黨中央進京臨時駐扎在香山,指揮解放全中國的歷史情景,分為“進京趕考”、“進駐香山”、“繼續(xù)解放全中國”、“新中國籌建”和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奮斗”五個部分。新中國沒有辜負領袖的期許,今天的中國如您所愿,發(fā)展一日千里,人民越來越幸福,國家越來越富強。
作為一名黨員,如何繼承先輩的遺志?我個人認為不僅要“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”,爭做一名優(yōu)秀共產黨員,同時還要把黨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傳承下去,傳遞給下一輩,要做一個對國家、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|